打完井后,为何要在管子周边加黄沙或者石子
- 发布时间:2025-06-25
- 发布者: 超级管理员
- 来源: 本站
- 阅读量:31
在井管周围填充**黄沙或石子(专业术语称为“滤料”或“人工滤层”)** 是打井的核心工艺之一,直接关系到水井的**出水量、水质和使用寿命**。以下是科学原理和实际作用的详细解释:
---
### **一、核心作用:构建“天然过滤系统”**
1. **阻挡泥沙,净化水质**
- 含水层中的水流向井管时,会携带细沙、泥土等颗粒。
- **石子/砾石层**(粒径5~10mm)形成孔隙网,像“筛子”一样截留泥沙,防止其进入井管,**避免井水浑浊**。
- **黄沙层**(粒径0.5~2mm)填充更细的缝隙,进一步过滤微小杂质。
2. **稳定含水层结构,防止塌孔**
- 钻孔后井壁周围的土层失去支撑,易坍塌堵塞井管。
- 滤料的挤压力可**固定松散砂土层**,维持水流通道稳定。
---
### **二、滤料填充的4层科学结构(自上而下)**
| **层次** | **材料** | **厚度** | **功能** |
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**封闭层** | 粘土球 | 2~3米 | 隔绝地表污水下渗 |
| **过渡层** | 粗黄沙 | 1~2米 | 缓冲压力,防滤料下沉 |
| **主滤层** | 石英砂/砾石 | 含水层厚度+0.5米 | 核心过滤层,透水阻沙 |
| **沉砂管段** | 无孔井管 | 2~3米 | 沉淀漏网泥沙(可定期清理)|
> **✓ 正确示例**:
> 若含水层为细砂层(深度20~30米),应在该段井管外填充**粒径3~5mm砾石**,上部用粘土密封。
---
### **三、不填滤料的严重后果**
1. **井水含沙,报废水泵**
- 泥沙进入水泵叶轮,导致磨损卡死(维修费可达千元)。
2. **出水量锐减**
- 泥沙堵塞井管滤网孔隙,水流通道逐渐消失。
3. **井壁坍塌,缩短寿命**
- 北方某案例:未填滤料的水井使用3年后塌陷报废。
4. **水质污染**
- 地表污水沿井管外壁缝隙直接渗入含水层。
---
### **四、滤料选择的3个关键参数**
1. **粒径匹配含水层**
| 含水层类型 | 滤料粒径 | 原理 |
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**粗砂砾层** | 2~4mm砾石 | 防止小砾石漏入含水层 |
| **中细砂层** | 0.5~1mm石英砂 | 阻挡细沙同时保持透水性 |
| **粉砂层** | 多层级配滤料 | 沙+砾石组合防淤堵 |
2. **材质必须化学惰性**
- 禁用石灰岩(溶解硬化)、海沙(含盐)、建筑废料(污染水质)。
- **只选用**:河卵石、石英砂、硅质砾石。
3. **填充厚度**
- 环状空间宽度≥10cm(井管与孔壁之间),**均匀填充**避免空洞。
---
### **五、施工常见错误与避坑指南**
- **错误1**:用泥土代替滤料回填
→ 后果:完全阻水,井成“干桶”。
- **错误2**:滤料粒径过大(如填鹅卵石)
→ 后果:细沙穿透滤层,井水持续浑浊。
- **错误3**:未做封闭层
→ 后果:院中生活污水渗入井内,大肠杆菌超标。
**正确做法**:
1. 下井管前在孔底铺20cm厚砾石(防井管下沉)。
2. 井管外连接**扶正器**,确保滤层厚度均匀。
3. 填充时边灌滤料边注水,防止架空形成空洞。
---
### **六、滤料的经济性与长效价值**
- **增加成本**:滤料费用约15~30元/米(井深30米仅多花450~900元)。
- **长期收益**:
- 延长水井寿命至**20年以上**(无滤料井通常<5年)。
- 减少洗井频率(每次洗井费用500~2000元)。
- 保护水泵投资(家用潜水泵价格800~3000元)。
> **民间智慧的科学本质**:
> 老辈打井“填石子”的做法,实则是用最朴素的方式构建了一道**地下过滤长城**,守护着井水的清澈与可持续性。现代打井更需严格遵循这一工艺,让科技与传统共同保障饮水安全。